學校資訊

放手──把責任交給孩子

陳志雄校長


閒來翻看屈穎妍編寫的《怪獸家長》,當中有一篇章──「放手」,內容記述她與三個囡囡如何學習成長:「放手,是一段難熬的過程,大女兒經歷過,差不多隔兩天就欠功課,數計得一塌糊塗。這女兒,因為成績不濟,我一直捨不得放手,三年級還不懂執拾書包。每天的課業,經我詳細檢視,百分百正確才呈交,結果,測驗考試卻從來沒百分百正確過。因為,知識都是我的,不是她的。最後,狠下心腸,也因為多了妹子上小學,自顧不暇,率先放手......照辦煮碗, 放手之法提早施行,用於一年級的么女身上......當媽媽的最緊要忍得了手、忍得住口,別去幫忙;昨天小菲就因為溫錯書,中文默書拿了個17分超低紀錄。」

 

小菲的經歷如果發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,我們又會如何處理呢?要知道孩子在成長期間需經歷無數的嘗試、考驗、困難、挫折和失敗,惟有他克服這些挑戰,才能發展成獨立堅強的人。教育心理學家Eric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重視一生之發展,強調一生當中的每一階段都會遭遇心理社會發展的危機。他更認為要成功地解決自我統合(self-identity)危機,必須是個人有機會去嘗試,試驗各種不同的角色和生活型態,以及個體能自由做選擇,並經驗這些選擇的結果。小孩子初作嘗試,難免遭遇困難,但我們不應干預,更不可代他做,應讓他從失敗中學習。

 

本校「做人、做事、做學問」的辦學宗旨,層次有序地配合了孩子在學習成長之道路上的三個維度──「探究無窮無盡的知識」、「建構正確及良好的態度」和「掌握解決困難的能力」,當中缺一不可。然而,成人的價值判斷,往往主宰了他們的發展,或是側重了單一的方向,窒礙了全人發展的原則。其實,家長只需要在重要時刻才替他下決定,但如果孩子堅持要自己解決時,不妨善用其好勝心,給予適當的鼓勵,助他獨立、完整地成長。

 

「多做一點、就可多學一點」:訓練孩子幫忙做家事,讓他們慢慢培養成就感和參與感;帶他們逛逛街市,了解生活,認識社區......我們從前都是這樣學習成長,不知為何,做了父母後,卻總喜歡替孩子清除阻路的石頭,好讓他們一路順暢。但某年某日,忽然覺醒,孩子原來已不懂搬石頭了!